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推进绿色低碳科学技术创新应用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其中,对于相关领域的规划和布局至关重要。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系列规划部署和研究已经展开,譬如全面再电气化,在终端用能领域,用电力全面替代各类燃料;建立零碳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进行生产流程再造,减少碳排放。上述领域已得到社会高度关注,并开始了全面的转型路径设计。但相比之下,建立零碳的热力系统成为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供热是能源消耗大户。我国每年的建筑采暖、生活热水和各类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的热量需求,都会消耗大量能源,目前主要由热电联产余热和燃煤燃气锅炉提供。因此,在这方面做碳减排有其重要意义。

  然而,以上这些热需求若都改为由电力供应,根据估算,每年将需要约7万亿度电,几乎等于我国前几年的年总发电量,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热泵技术,这种技术能从较低温度的热源中提取热量,并提高其热量品位至所需高温再排出,每消耗一度电可以输出二至八度热量,在未来的零碳能源系统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发现,除了从自然界中提取低温热量外,也可以从核电厂、调峰火电厂、各类流程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数据中心、垃圾焚烧厂等排放的大量余热中提取热量。据统计,我国未来每年将有约200亿吉焦的余热排放,只要回收利用其中的60%至70%,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对热量的需要。

  当然,依靠热泵技术用好这些余热,还需要建设余热共享的区域热网系统和跨季节储热设施,并研发能对热量的温度进行变换、类似电力变压器的装备。目前,这些技术虽已有了突破,但仍有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亟待破解,更有必要全面研发有关产品,使其成为可支撑余热共享系统建设的重要产业。

  满足天下冷暖需要,是我们的事业,也是关系全球气候变化与未来能源革命的大事。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发展、不负使命。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组织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人员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人员,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高品质的产品“触网”。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