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储氢瓶材料实现关键性突破
10月1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标志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一举破除我国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真正的完成自主可控。
亚化咨询了解到,今年1月5日,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包括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2.4万吨/年原丝等,总投资35亿元,是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到2024年全部完成。项目投产后,将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据上海石化首席专家王佩琳介绍,上海石化正在自主研发碳纤维用于缠绕气瓶的制造工艺技术,其中,35Mpa气瓶已通过检验测试,未来将考虑形成一定规模的气瓶生产能力。同时,上海石化积极布局碳纤维在储氢领域研发技术,包括三型、四型瓶相关技术的开发,都取得了较大突破。
“大丝束最大的优势除了本身的成本优势外,还在使用端大幅度的提升加工效率,”,就气瓶而言,大丝束的缠绕效率是小丝束的3-4倍、这将使碳纤维缠绕高压气瓶的制造成本一下子就下降,更加有助于在氢能储运的应用。他表示,从技术角度讲,35MPa储氢气瓶技术已基本成熟,处于扩大应用阶段,很快会在商用车获得大规模应用;70MPa储氢气瓶今后主要应用方向是乘用车市场,国内处于技术突破阶段,应用端还在试用阶段。
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
碳纤维技术在各行各业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被看作氢能储运的重要技术,碳纤维技术的提升,将助力氢能产业的发展。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
中国石化集中各种资源,奋力攻克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顶层设计,大兵团组织上海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国内知名设备制造企业等,并在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在2018年取得技术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
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碳纤维实现了从12K到48K的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研发生产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51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46项,专利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批准《活性碳纤维吸附-蒸汽脱附溶剂回收装置技术方面的要求》(T/CAEPI53—2022),现予公告。据悉活性碳纤维吸附-蒸汽脱附溶剂回收装置在一些化工企业的苯、甲苯、溶剂油、二氯甲烷等高浓废气治理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实现VOCs的达标,也能轻松实现溶剂回收,实现真正的碳减排。
中国石化新闻办日前披露,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石化所属上海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研发试产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来源:
根据世界能源组织测算,风力发电年增长均在30%以上,预计2020年,全世界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12亿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世界电能总需求量的12%。由此可见我国风能产业具备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潜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打破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精心地培育市场。制造成本为风电产业链各环节争相发展的首选
1月9日上午,中国建材集团在北京举行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庆祝大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除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志江因公出国,副董事长姚燕、李新华等在京领导班子成员均出席会议,总经理曹江林主持会议。崔鹏代表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郜风涛和监事会23办
作者介绍:周宏,男,196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致力于对位芳纶基单兵作战防护装备技术探讨研究工作,以及国产高性能纤维技术发展的策略研究。本文节选自微信公众号新材料视界(ID:gh_fb05b2fafba6)文章《碳纤维的十六个主要应用领域及近期技术进展》。CFRP作为风电叶片的增强结构风能是最具成本优
日前,张家口氢能储运装备一期项目已建成金属内胆生产及测试线和复合气瓶生产及测试线,并顺利试生产,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据了解,张家口氢能储运装备一期项目位于桥东区氢能产业创新园区,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金属内胆生产及测试线条、复合气瓶生产及测试线条、系统装配生产及测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国家能源局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油气与新能源协同融合发展的建议做了答复。国家能源局表示:支持在低压低钢级支线及城燃配气管道,在工程设计及建设阶段统筹考虑未来掺氢乃至纯氢输送需求;支持油气企业探索推进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原文如下:对十四
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氢能高压气氢事业部成功下线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并实现批量生产。此次下线MPa碳纤维缠绕管束式氢气集装箱刷新了国内高压氢气运输装备运载量的新纪录,国内高压气氢的经济运输半径成倍提升,运氢成本将大幅度降低。目前,氢能储运作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
近日,嘉兴港区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同济大学签订《氢能储运装备部级安全重点实验室》《共建长三角氢安全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两个项目正式落地。以此为依托,港区将高水平打造氢能创新平台。作为嘉兴市氢能产业的示范区,近年来,嘉兴港区以首位担当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抢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惠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建设综合能源加注站。结合城市建设和油气电管网发展,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城市加油站、充电基础设施、液化石油气配送15站、油气氢电综合加能站,引导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互补发展;推动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4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辽宁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将核能作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优化电力结构的重要方法,积极探索推进核能制氢、核能供暖等核能综合利用形式。结合氢能发展规划,研究推动输氢管道建设,积极探索氢气储能调峰、天然气管道掺氢工程示范。积
4月22日上午,玉门油田输氢管道工程开工仪式在油田炼油化工总厂加氢站举行,标志着甘肃省第一条中长距离纯氢管道正式开工。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下达开工令,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战君主持开工仪式。玉门油田作为甘肃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做好氢的储输设施建设对加快氢产业链的打造和氢能综合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5日天原股份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与中能氢储(北京)能源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中能氢储”)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氢能储运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本次签署的合作协议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目前,氢气管道运输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14年,中石化巴陵石化全长42公里的氢气输送管线年,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投资、中石油管道局承建的济源市化工园区到洛阳市吉利区氢气管道输送项目建成,全长25公里。
山东济宁重点抓好邹城荣信煤化“氢气岛”、嘉祥中材大力氢能储运装备制造等项目
十四五期间,山东济宁七大重点主功方向之一为:氢能源研发与应用。全力发展氢气提纯技术,加快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制备、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控制、新一代高能效制储运氢与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体系等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制氢、储(运)氢、加氢等相关装备,提升燃料电池装备水平,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
过去的一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看点满满振奋人心,57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多项工程破最快纪录将高水平发展的“蓝图规划”落地变为“现实画卷”展现“国家队”硬实力。创新不停,奋斗不止,一项项重点工程背后是对大国重器的不懈探索,2023年中国石化这8家重点工程值得一看。-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及
近日,中国石化资本公司投资入股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完成交割,该项目是资本公司在充电桩领域的第一笔投资。中国乘联会预测,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同比增长将达22%,渗透率将达40%。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对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电动汽车提供便捷高效
从中国石化获悉,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石化“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累计油气产量当量突破1000万吨,其中原油588.84万吨、天然气51.73亿立方米;2023年油气产量当量达301.32万吨,比上年增长46.3万吨,原油、天然气产量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标志着300万吨产能阵地顺利建成。顺北油气田是世界陆上最深的商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3年12月29日,浙江蓝能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该公司的股东包括中国石化、申能能创、高瓴资本、国企混改基金等。来源:北极星氢能网辅导备案公告显示,浙江蓝能与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两家券商签署辅导协议。按照计划,上市辅导工作将持续至2024
尽管目前氢燃料电池车应用场景主要是物流运输车辆为主,但氢能源车进入私家车市场领域的步伐慢慢的接近。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已经具备70兆帕加氢能力,也为轿车、MPV商务车型加注氢气做好了准备。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旗下3座在营油氢合建站已累计向各类氢燃料电池车供应氢气超千
截至2023年12月28日,大庆油田今年已生产原油3004.1万吨,连续9年保持3000万吨“硬稳产”;生产天然气58亿立方米,连续13年实现稳定增长。目前,大庆油田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连续21年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水平。2023年,大庆油田科学统筹推进资源勘探、油气开发、新能源等业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中国石化必好大型充换电站在成都正式投入运营。该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三环路以内,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充换电站。该站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配有120个充电停车位,最高充电功率为480KW,并配有1套液冷超充设备,可根据车辆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桩之间功率的动态分配,减少车